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修真小说网 www.xiuzhen.info,最快更新相宝最新章节!

    东瀛鬼子当初匆忙中怎么找到这地方的?

    洞口的位置,位于河谷山脉的另一侧。山这边和山那边,听起来不远,可是只要冠上热带雨林的前缀,这距离就足够要命的!

    距离刚才卢灿挖树的直线距离,不过两公里,可是一行人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。

    热带雨林中的龟背竹、凤尾蕨、皇冠蕨等异常茂密,掩藏着无数的未知危险。潘云耕带人,开着鬼手,一点点往前填。

    葛七带人,跟在车履带后面,用盘腰式割草机,将两侧的灌木丛全部打倒。身后的人随即在灌木草丛上,撒雄黄粉和硝磺粉,藏在草丛中的毒蜥蜴、小青蛇之类的,纷纷逃窜。

    一条简易公路,一点点向前方延伸。

    中午十分,终于抵达半山腰处的洞口。说是洞口,其实是乱石堆。

    很显然,当初东瀛士兵用炸药摧毁炸塌这附近的山壁,将洞口掩藏起来。近四十年过去,依旧能从碎石的锋刃处看出火药爆炸的痕迹。

    前几天,潘云耕也是通过这一细节,将目标锁定在这里。

    阿尔达汗想要上前察看,被卢灿一把拉住。

    葛七掂量着两枚手雷,等同伴将两包雄黄粉扔到乱石堆上后,他精准的将这两枚手雷,投向乱石堆。

    “轰!轰!”两声巨响,雄黄粉、碎石、泥土、苔藓、青藤,被炸得四处乱飞。两秒钟不到,青藤和苔藓掩盖下的乱石堆中,钻出两条四五米长的巨蟒,夺路而逃。

    “草!”阿尔达汗嘴巴能塞下鸡蛋。

    现在安全了!潘云耕领着几人,在洞口西侧开辟一块空地,修建露营地。

    葛七带人,协助两辆鬼手,开始扒拉堆积在洞口的碎石。诚如潘云耕所言,洞口不大,因此,堆积在其上面的碎石堆,也不算大。

    一台鬼手的支撑臂完全展开,将铲斗覆过来,从上往下扒拉。另一台鬼手则负责为独轮车装货。这种便携式独轮车,是从营地带过来的,一共五辆,负责将碎石挪走。

    上百公斤的大石头不多,偶尔有两块,被鬼手推到一边,工程进展的很顺利。

    下午四点时,洞口顶部露出一角。

    早已经不耐烦的李林灿和阿尔达汗,趴在碎石堆上,用手电筒往里面照。

    “嗨!阿灿,这个洞内恐怕真的有秘密!里面有一堵水泥墙!”阿尔达汗从碎石堆上垫脚跳下来,喜笑颜开。

    “我看看,我看看。”杨坤抢过他手中的电筒,三两步爬上去,趴在缝隙往里看。

    卢灿扶着李林灿下来,接替他的位置。

    洞口石壁上方炸塌,碎石下铺,往洞内滚动的并不多。因此,手电筒能清晰的照清楚,里面有什么。大约离洞口三米远的地方,有一堵人工砌成的水泥墙壁。这是当年东瀛士兵仓促离开时修砌的,水泥墙上,有两道一指宽的裂缝,可能是封洞口时炸药震裂的。

    “大家加把劲!说不定今晚我们就能回营地!明天回腊戌,给大家加餐!”卢灿站在石堆上,高喊一声。

    所谓加餐,就是奖励!

    目标就在眼前,六十多人轮番上阵,很快将洞口全部清理干净。

    洞口不大,高一米五,需弯腰才能进入,宽度为一米三左右,独轮车可以通行。五点钟时,坑道全部清理完毕。

    “啧啧,这东瀛打仗打得,连水泥都用不起了。”

    卢灿猫着腰,蹲在坑道前方的水泥壁前,啧啧感慨。自己竟然能从水泥墙壁的缝隙中,掰出一块!这种水泥能修筑什么好工事?以东瀛人对工程质量的变/态要求,如果不是真的山穷水尽地步,这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东瀛到二战后期,纯粹靠人命,死撑。

    东瀛人感激美国人是有理由的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,战争就不会结束这么快。如果亚洲战场再拖个两三年,东瀛人所受的战争创伤将会更大,战后复兴的速度,远没有现在这么快,甚至无法复原。

    “别胡说八道了!”对卢灿的胡乱揣测,李林灿狠狠的瞪了他一眼。

    “你不知道,当时人们多么渴望结束战争!我是八月十八日那天得到确切消息的。”

    “当时年轻,被那些老家伙安排去买酒庆贺。你们不知道,当时,整个大西南的酒精,全部卖空!我跑了几条街,一瓶也没有买到。后来还是马衡院长出面,找来两坛子女儿红,被我们全部喝空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几个老头子,马衡、翁文灏、王世杰、朱家骅、杭立武、傅斯年、李济、徐森玉一帮老家伙,边喝边跳,又哭又笑。老泪纵横的模样,我一辈子都忘不了。”

    卢灿挠挠头,腹诽道,我不过是感慨一句而已,招来这么多话?不过,对他话语中提到的这些名字,卢灿很感兴趣。

    要知道,这些人中,无一不是近现代著名学者、收藏大家,可结局不尽相同。有些留在内陆,譬如马衡、徐森玉(上博馆长);有些叛逃回内陆,譬如翁文灏就是在1951年经巴黎回内陆;有些成为台北官员型的学者,譬如王世杰、朱家骅、杭立武、傅斯年;还有些终身研究学术,不掺合政事的,譬如李济(主持殷商遗址发掘)。

    “李老对与北边的学者交流,没什么心理障碍吧。”卢灿借机问道。

    他这么问,是有原因的。

    上次卢家替钱穆老先生举办亲人见面会时,新华驻港分社的王框社长,与卢嘉锡正式敲定:十一月中旬,京城故宫将组建三名专家的代表团,前来香江,参与西晋帛书《陆士鉴致陆痒家书》的交流鉴定活动。

  &nbs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